虽然春节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说到今年春节给你的印象,我想大家还是会记忆犹新,更会记得红包营销对于这个节日带来的全城效应。清晰记得当时大家发红包都发疯了,彼此之间你来我往,互送祝福,甚至有人说春节不如叫做红包节,这种看似调侃的背后正是红包营销滋生的土壤。
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节日,但是在一些群里我们还是能经常接到对方送的红包,现在的红包发送不再是节日的祝福,转而变成了一种营销的手段,一种吸引流量的机会。这种商机被利用好了得到的必将是巨大的流量红利,不说别的,仅仅在春节期间利用红包做土豪红包群这一个项目就能得到上千的用户,而且获取成本相当低,对于微商来讲更是不能错过的机遇。
红包营销背后是怎样的博弈
有人将红包营销定义为个人经济,认为将其培养成一种固定的习惯以后,可以促进微信内部支付环境的成长。在我看来,这是其中一点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红包营销虽然立足人与钱的商业关系,但是背后的本质却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依靠的仍然是社交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讲,红包营销之所以红火无非是抓住了社交行为的基点。为什么支付宝对红包营销如此忌惮,急不可耐的推行支付宝红包营销对抗微信,希望在微信朋友圈中出现自己的产品特征,说到底还是因为支付宝想要在社交商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想这么快的就缴械投降。当在线销售平台逐步饱和的今天,如何开发出立足于社交更精准和高转化的商业土壤已经成了大家时下最关系的话题,对于没有社交产品作为后盾的阿里来说看着微信逐步完善社交支付自然是如坐针毡。
现在大家应该比较明白红包营销背后的游戏目的了吧,可以说红包就是社交支付的前身,是在培养大家的一种社交支付习惯,一旦形成固定的消费模式,那么后续的社交电商推行起来难度就会小很多。想想微店以及微信与京东的第三方合作,大家就会明白红包营销其实就是先头兵,打开大家的社交支付钱包,后续的消费就顺利成章。要知道微信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极具开发能力的产品,不像支付宝已经被硬性定义为支付工具,微信要做的是整个闭环商业圈,而这背后的博弈正是整个社交电商圈的利益,支付宝的反击也只是在瓦解微信的强势罢了。
那么红包营销能够带给我们什么红利呢?
我想有人气的地方就会有营销的需要,就像起初的微博,因为活跃度高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家推广的利器,因此,红包营销可以顺理成章成为我们宣传推广下一个重要的节点。而且相比于其他产品功能,红包在娱乐的基础上又带有商业气息,对于各位的宣传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比如有些朋友,在春节发放红包之际,提前潜伏在大的微信群、QQ群里,先造足声势,烘托大群的抢红包氛围,继而筛选出足够多的红包粉丝,将其拉入自身的红包群(现在再去搜还会发现诸如“土豪大红包群”等群聊),然后通过渲染发放红包的娱乐效果逐步夯实自己的用户基础,将其沉淀下来进行后续的商业操作。至于留下的这部分用户有何用处,我想不必多说,面对这部分有着在线支付习惯的用户,我们完全可以推送一些实惠的商品信息,将其伪装为红包类的社交支付行为,难道不是对社交电商的深度挖掘吗?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利用手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操作理念,但我想说红包这一功能的兴盛,的确让营销人员多了一个聚拢用户的良好契机。
红包营销是否一定能成为社交支付的试金石
当然笔者不是纯粹的多空头,看事情都是要从理性方面出发,用事实说话。红包营销现在的确风头很盛,也的确赢得了大家的支持,但是盲目的拥护也不是一个成熟推广员应该有的态度。面对红包营销,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其优势,夯实自己的用户群体,筛选出自己的核心用户,将其作为推广的一大利器,但是对于红包营销的走势也要做一番调研,如果发现无法实现高效的转化,那么推广营销的重心自然也要发生变化。毕竟红包和团购一样,造就的用户粘性需要斟酌。红包可以促成第一笔支付捆绑,但未必容易培养支付习惯。红包用户黏性低,即使初步获胜也易攻难守;支付用户黏性高且对软硬件底层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取得优势就易守难攻。尽管微信非常漂亮的完胜两次红包战,但是如何将这部分用户直接转化为社交电商的忠实消费粉丝我想下一步还需要微信做仔细的思考。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更相信这是微信支付在社交电商的起点而非是真正的反攻号角。
红包营销是时下一个营销推广的热点,大家对其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对其的排斥心理,因此在当下的背景中合理利用红包营销或许是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的重点。
谢谢大家阅读本文,也希望大家能长期关注科技官网技术分享!